- 媽豆
- 10966
- 在線時間
- 1003小時
- 注冊時間
- 2008-12-17
- 帖子
- 3345
- 閱讀權限
- 50
- 積分
- 18041
- 精華
- 0
- UID
- 2950168
      
- 媽豆
- 10966
- 寶寶生日
- 2009-01-08
- 帖子
- 3345
|
國慶六十年,公司也組織征文活動,把我寫的文章發在這里吧。 U/ }: Z" A6 d9 c0 u0 H
$ F" B1 I" K A O" u3 S- G7 t" w5 }0 {9 n4 n
六十年的生活變化 ; j9 x2 E$ }' _; C
金秋送爽,我們迎來了祖國六十年華誕。60年,在歷史長河中是個小小的浪花;60年,在人生旅途中卻是花甲。隨著祖國六十年來的改革發展,我們的生活也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。我出生于70年代末,雖然只經歷了30年的歷史變遷,但母親那一代人正好是和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。平時,經常聽母親說起她小時候的生活情形,和自己的生活經歷對比起來,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5 s* @2 Z, c$ k) E0 d
先說說“衣”的變化。母親的童年是“新三年,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”。我的記憶里,童年的衣服雖然款式很少,蝙蝠衫、健美褲……一旦流行起來,滿大街都能看到,好像誰不穿誰就落伍了似的。而現在,“撞衫”是會被認為很尷尬的事情,穿衣講究的是個性與流行。: D7 _: |% f) t8 R# c
俗話說:民以食為先。母親的童年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,印象最深的就是沒飯吃,只能吃野菜窩頭充饑。我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購買各種副食品都要憑“票”和排隊,冬天能吃到的青菜只有白菜和蘿卜。而今,我們的一日三餐注重的是營養,水果蔬菜已沒有了四季和地域的界限,真是想吃什么有什么。
" Z/ E% V+ r' z: B/ N1 ]* `* C住的變化最明顯。母親小時候住的土屋,現在已經難覓蹤跡。到了我的童年,就已經過上了“樓上樓下,電燈電話”的生活。如今,街道兩旁一座座高層林立,復式樓房、花園小區應有盡有。房間里也由原來的簡單桌椅、衣櫥、床等物品變成了高檔裝修和各式各樣的家具。
- K9 q- r1 Z: `0 c 出行,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。母親說,過去都是“走親訪友靠步量”,遠點的地方有牛車、馬車就是不錯的交通工具了。而現在,家里的交通工具不斷更新換代,自行車、公共汽車、電動車、地鐵、輕軌等交通方式越來越多,擁有私家車的人也屢見不鮮。
& i. a& r, x1 W- G 六十年來衣食住行的變化,說明我們小家的日子越來越好,祖國大家更是國富民強了。我們堅定地相信,中國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會越走越好,越來越強大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