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我在中山三院生產的實用待產包(到三院生產的準媽媽必看參考喔~~)

收藏 分享 2007-10-18 19:17| 發布者: 媽網客服@jn| 查看數: 616| 評論數: 0|來自: 本站原創

(一)資料類:

1、  孕婦保健手冊:即俗稱“圍產卡”的,入院時不需要,出院時要給醫生填寫。

2、  生育保險就醫確認憑證:廣州市戶口、買了生育保險1年以上的才可以辦,辦入院手續時出示。

3、  產前檢查的病歷、所有檢查單、化驗單。

4、  住院押金3000元(有生育保險的),可以是現金或刷卡。

 

(二)洗漱類:

1、  中號臉盆2個:一個自己用,每天有護工給擦身的;另一個給BB洗澡用。除非自己有精力去盛熱水洗臉洗腳,不然用不著額外帶多一個臉盆洗臉洗腳,跟我同病房的一個新媽媽,擦身前交待護工說紅臉盆洗臉的,綠臉盆擦身的,那護工直截了當的說“我們這就1盆水擦身,沒有分的”。

2、  毛巾若干條:我是剖腹產的,第一二天特別多虛汗,一晚上兩條毛巾擦汗都不夠,每天都是我媽把汗濕的毛巾帶回去洗,把干凈的送過來。另備一條每天擦身;一條長毛巾扎在胸部防滲奶,不然衣服一下子被奶水濕透了,很難受的。

3、  小毛巾兩條:喂奶時清潔乳頭、給BB吃完后擦嘴巴。到了后來我都不用了,直接喂。

4、  漱口液或軟毛牙刷、牙膏:每天用溫水刷牙,起碼在不能自由洗澡的時候還能保持口腔清潔。

 

(三)餐具類:

1、  帶吸管的水杯:在做完手術的前一兩天,帶彎形吸管的水杯能讓行動不便的你順利喝到水。

2、  大小塑料袋若干:可以分門別類地把東西放整齊,醫院的置物環境都不會很好很干凈的。

3、  掛鉤、晾衣架:晾毛巾用。

 

(四)衣物類:

1、  自己的衣物全部不用,一直都是穿醫院的衣服,在醫院時內衣內褲都不用穿的。到了住院后期,如果覺得需要時再讓家里人送過來。出院那天帶一套出院外衣、內衣就夠了

2、  拖鞋一雙:因為是夏天,所有我沒有備棉拖鞋。病房里特別悶。

3、  薄襪子:空調風大時候穿。

4、  薄帽子1頂:我用的是彈性頭巾,直接套在腦門上。這個對我太必需了,因為我的床位剛好對著空調風口,套著那玩意兒起碼不會鬧頭風。

 

(五)衛生用品類:

1、  產后專用衛生巾2包:在外面買的產婦衛生巾,到了醫院就不合適了,中山三院已經習慣用那里專用的叫“產婦檢查墊”的東東,在住院大樓旁邊的小賣部和產房有售,一包46塊錢,通常先在小賣部買好了,免得做完手術馬上要用時手忙腳亂。一般兩包就夠住院那幾天用了。那東東設計得就跟BB的紙尿褲一模樣,只不過size大了好幾倍,在醫院里剖完都不穿內褲的了,直接用這種衛生墊。

2、  女性專用濕巾:每天只是擦身、消毒,所以還是覺得身上臟臟的,女性專用濕巾適合每次上完廁所后用,感覺會干凈清爽一些。我買的是ABC的女性專用濕巾。

3、  抽取式面巾紙2包:1盒自己用,1盒給BB用。

4、  衛生紙2卷:擦嘴、擦手、擦汗、上廁所等。

5、  一次性馬桶墊若干:醫院的廁所都是馬桶。在外面各大超市我沒找著這玩意兒,是住院后在醫院買的,一包25塊錢,好像是18張,狂宰。

 

(六)其它用品:

1、  便箋紙、筆:可以用來記錄宮縮間隔等備忘錄。我沒有經歷宮縮的歷程就直接剖了,所以只是用來記下要家里每天需要給我帶的東西。

2、  手機及充電器:一定要自己保管好。

3、  相機及充電器:也要自己保管好,我干脆就沒帶,都是讓老公每天過來拍照片。

 

(七)BB用品:

1、  吸奶器:狂有用。我是產后第二天開始喂奶,新生BB吃不了多少,況且護士那邊還會給他喂奶粉,所以一定要用吸奶器把沒吃完的奶水吸出來,不然RF容易結硬塊,嚴重時會里面的乳腺會發炎化膿。我一開始不知道,沒吃完的奶水沒有全部吸出來,到第三天時RF脹得全是硬塊,痛得睡不著,一位護師說要趕緊把乳腺按摩通暢,把硬塊揉開,要不有排痛。她給我揉了幾下,手勁極大,痛得我鬼哭狼嚎。后來我把脹奶總結為這么些天來最高級別的痛(第二級別是BB剛開始吃奶那幾天,每吃一口RT都是鉆心的痛),并留下了嚴重后遺癥——每次BB吃不完的我都要全部擠出來,怕重蹈覆轍。

2、  嬰兒濕巾1盒:強生或貝親的。護士給BB換尿布時用來擦BB小屁屁。

3、  NBS紙尿褲1包:我住院6天,一包還不夠,后來還加了幾片。

4、  二、五點提到的中臉盆1個,抽取式面巾紙1包。

5、  BB在醫院時都是穿醫院的衣服的,所以只要出院那天再帶他的衣服、包被、帽子就可以了。

 

最新評論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  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: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: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    版權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:kf@mam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