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高齡產婦為何很少自己生

收藏 分享 2007-10-18 19:08| 發布者: 媽網客服@jn| 查看數: 557| 評論數: 0|來自: 本站原創

所謂“高齡產婦”,是指年齡在35歲以上第一次妊娠的產婦。一般來講,高齡產婦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可能性較大。具體表現是:早產兒或足月新生兒的體重低于同孕周齡的正常兒,不明原因的死胎也增多,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對增加。因此,應特別注意產前監測和檢查。

  林悅想要第一個孩子時,已經36歲了,為了不給未來的寶寶留下一點隱患,她和先生雙雙去醫院做孕前檢查。在醫生建議下,林悅做了包括宮頸細胞刮片、艾滋病病毒、梅毒血清學、染色體異常等多種檢驗,以及營養狀況、口腔狀況的檢查。在證實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之后,醫生又給她開了葉酸,并解釋說,我國是神經管畸形高發國,為了避免這一出生缺陷,衛生部規定:準媽媽在懷孕前1個月就要開始口服葉酸,直到懷孕后3個月結束。

  由于葉酸是孩子DNA組成的必要營養素,所以能有效防止胎兒的神經管發育畸形。

  發現懷孕之后,林悅被安排到了高危門診就診。醫院規定,當孕婦的年齡超過35歲時,醫院就會為她們建立一份高危病歷卡,以求能夠對高齡產婦進行特別的照顧。

  在我國,對高齡產婦的特別對待還表現在產前檢查上。高齡產婦由于卵細胞自然老化、蛻變,發生染色體畸形的機會增多;胎兒癡呆、畸形及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也就普遍升高,所以高齡產婦在懷孕中期,都必須要做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。

  林悅的懷孕讓全家人都喜氣洋洋,家人對她的原則是多“補”少“動”,結果才剛身懷六甲,她的體重就長了20斤,血壓和血糖升高了不少。再次去醫院檢查時,醫生告訴她,高齡產婦發生妊高癥、糖尿病的比例比適齡產婦高得多,還容易引發一些并發癥。體重長得太多、血壓超過了一定的指標,就應該住院治療,并由營養師單獨設計配餐方案、調理飲食,全面控制。

  37周后,林悅做了第二次B超,各項數據顯示她的身體條件不錯,這使她動了自然分娩的念頭。但胎兒大了一些,估計有7斤多,為了保證萬無一失,最后仍然聽從了醫生的建議,選擇了剖腹產。在國內,35歲是剖腹產的一個重要指征,無論胎兒是5斤還是7斤,醫生都會傾向于選擇剖腹產。因為高齡初產婦的身體機能明顯不如二十幾歲的孕婦,自然生產困難大、產程長,而且不排除嬰兒窒息的可能。同時,由于高齡產婦懷孕比較困難,多數又只生1個,所以真正能夠堅持自然分娩的就只能占到10%了。

  順利生下孩子后一星期,林悅出院了。由于是高齡初產婦,家人對她倍加呵護。坐月子期間,家人都讓她多休息,少做家務;小心不要在窗邊被吹著;多多增加營養,每天都是補湯不斷。

 

最新評論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  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: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: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    版權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:kf@mam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