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母親子宮里熟睡的胎兒是什么樣子的?他是不是擁有天使般的面孔和表情?現在利用先進的攝像技術,電腦繪圖技術和4維超聲波成像技術,你就能通過胎兒鏡看到子宮內胎兒的樣子。下面這幾張清晰的三維CG圖象可以告訴你,在生命剛剛開始的時候,在母親的子宮里,我們是如何慢慢長大的……
胎兒在子宮的成長過程

7個月大的胎兒在母親的子宮里是如此的安祥和寧靜,真是個小小的睡美人。
 你們看到我的小腳丫了嘛?
 給我的小臉也來一張特寫吧。
 8周的胎兒會踢或伸直雙腿,還能把手臂上下移動 。
 母親子宮內10周大的胎兒。
 只有11周的胎兒就可以把拇指放進嘴里。這個嬰兒開始嘬他的小腳趾,然后逐漸嘬更大的腳趾
 第12周,胎兒可以做出打哈欠的動作。或許這就是自然之母的神奇之處:胎兒似乎知道,在出生之前練習打哈欠,那么出生后他就可以開始順暢地呼吸了。
 22周的胎兒可以做出很好的手部和手指的動作,嬰兒可以抓、擦、拍自己的臉和鼻。
 這個胎兒做的動作和他出生后做的動作一樣完美。如果幫著他站在一個平坦的地方的話,他甚至會試著向前挪動腳步。
 這個大腦發育很充分的胎兒顯然可以感覺到他身體的其他部分,他可以將指尖并攏。
 從大約25周起,胎兒的視網膜發育完全,胎兒有時睜開眼睛,有時閉上眼睛。這些動作幫助嬰兒完善眨眼功能,出生后,眨眼可以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。
 母親子宮內28周大的胎兒。
 雖然抓這個動作,胎兒很早開始了,但在子宮里的最后三個月,胎兒可以更好地做出這個動作,胎兒可以抓手、腳、手指、腳趾。抓的最多的是他的臍帶。
 新生兒直到出生后4到6周才會笑,但子宮里的胎兒早就會笑了,或許是因為子宮內部溫暖、舒適,而且擋住了噪聲及強光之故.
 這張4維掃描圖讓人們更真切地看到了胎兒,甚至包括他運動的時候。
揭開胎兒更多秘密
胎兒的成長過程看似簡單,其實他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,胎兒有智力,有感覺,有記憶力,胎兒也能接種疫苗,還會做夢哦,
胎兒的感覺
未出世的胎兒與外界有許多不同的溝通方法。
打從胎兒還在子宮起,她就有感覺、視覺、味覺、反應、學習和記憶。這跟過去醫界普遍認為,胎兒是沒有感覺的論點大不相同,事實上,她有強烈的好惡之分。她喜歡溫柔的聲音、旋律簡單的音樂(催眠曲和長笛音樂)、有節奏感的運動及您撫摸腹部時的舒適。她憎恨尖銳嘈雜、旋律起伏不一的音樂(如重金屬音樂),討壓強光及快速顛簸的運動,當您坐姿或站姿怪異時,她會感到非常難受。
胎動──胎兒清醒時會不停的動。她會拳打腳踢或扭曲身體來表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,因此當您坐姿不對時,胎兒就會有所反應。
視覺──雖然胎兒與外界隔著肚皮和子宮,但強光仍然很容易穿透,舉例來說,當您在日光浴時,她即可感受到強光的刺眼。她看見的大概只是紅色亮光而已。自妊娠第4個月起,如果光線太亮的話,通常她會轉過身避光。剛出世的嬰兒的視野,大概只限于距離自己30公分的范圍內,這可能是因為產前一直住在狹小的子宮內所致。
聽覺──自妊娠第3個月起,胎兒的聽覺開始發育,大約在妊娠中期,她便能對外界刺激有所反應。胎兒居住的子宮內羊水傳聲效果不錯,但胎兒聽見的聲音可能跟您在水里聽見的聲音效果差不多。同時她還能區別您語調中的情感,如果您以溫柔的語調對她說話,她也會有節奏的回應。
感覺──您的情緒變化會釋出某些化學物質至血管中,再穿過胎盤抵達胎兒處,胎兒的情緒也將隨您而改變。
您心跳的聲音是她的世界里恒在的聲音,這個聲音可能對她造成深遠的影響。有一項研究指出,聆聽母親心跳錄音帶的嬰兒,體重增加較未聆聽者為快,且睡得較好。
寶寶的安全世界
如果您給寶寶一個安全的居住空間,出世之后,她必然會有安全感和信任他人的正確心態。而如果子宮環境相當緊迫的話,那么,她對生活的態度將是焦躁不安的。
胎兒有記憶
一種旨在弄清胎兒有無記憶的試驗,最近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醫院進行。 由范赫特朗教授領導的一個小組,用一種無害的振動聲音刺激器,對25名37—40周不等的胎兒進行測試,結果表明,胎兒在子宮中不僅有記憶,而且能學習掌握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。
這種聲音刺激器,每隔30秒鐘停放在孕婦的肚子上1秒鐘,總共做24次。10分鐘和24小時后,分別再做一次。胎兒的反應用超聲波掃描儀來記錄。如果胎兒的軀體在感到振動的1秒鐘之內發生移動,就可以當成積極的反應。結果在25名胎兒中,有19名在10分鐘之后再測試時,反應速度比第一次加快;在24小時之后再測試時,胎兒們的反應速度也像第二次那樣快。但是,如果胎兒的軀體的連續4次的刺激不再有反應,那就表明他們對這種現象已經記住并且熟悉了。這說明,胎兒能夠記住刺激,盡管他們或許需要不止一種刺激才能形成對刺激的記憶。
據報道,整個試驗過程是在一個倫理委員會的監督下,嚴格按照各種安全規定進行的,胎兒的心臟得到了監視,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對胎兒造成傷害。試驗的結果為實施胎教(主要是早期的音樂教育)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胎兒也能接種疫苗
雖然母親的胎盤會保護胎兒免受病毒的侵害,但在分娩時或出生后,胎兒很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。例如,新生兒容易經產道傳染上皰疹病毒。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近期出版的《自然醫學》雜志上發表文章稱,通過給母羊胎兒接種DNA疫苗,已經使羔羊獲得了對牛科皰診具有免疫力。
研究人員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對胎兒進行接種,以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。研究人員在母羊整個148天的懷孕期的第124天,采用特殊的針頭,向母羊體內的羔羊嘴處噴射DNA疫苗。幾星期后,12只接種疫苗的羔羊均產生了免疫抗體,而母羊并未受到任何影響。
這一點對新生兒非常重要,因為在分娩時,新生兒接觸母親的血液或其它液體,很容易感染細菌或病毒。與非接種疫苗的羔羊相比,其腎上腺素值也較高。研究表明,通過對胎兒接種疫苗,完全能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。
研究人員稱,分娩時很容易使胎兒感染皰診、乙肝、B型鏈球菌病毒。這些都是研制胎兒疫苗的候選者。今后,胎兒接種疫苗有望在臨床上普遍采用,而疫苗的種類也會越來越多。
胎兒也會做夢
胎兒還在母親子宮里等待降臨人世時就已經會做夢了,并以這種方式進行“腦部體操”運動。 德國奧芬巴赫的心理學家威爾納·格羅斯等人介紹,他們是通過記錄胎兒的腦電波得到了上述發現。
據德新社20日報道,科學家們借助腦電圖等記錄手段發現,孕婦子宮里的胎兒在睡眠時也有快速眼動睡眠階段。此前研究已證實,成人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常伴隨著做夢行為發生,科學家因此認為胎兒也有夢境。他們猜測,胎兒的夢境可能并沒有什么具體內容,但這種夢境中的思維活動有助于胎兒腦部神經網絡的發育形成。
格羅斯解釋說:“孕婦快要臨產時,腹中胎兒的各種感官知覺就已基本形成。”他舉例說,當外界播放曲調優美的樂曲時,胎兒會安靜下來,這證明胎兒的聽覺已經開始發育;當孕婦腹部受到強光照射的時候,胎兒會把頭扭轉過去,這表明他們的視覺也已經開始發育了。而他們此次關于胎兒也會做夢的發現,則表明胎兒在母親子宮里的時候,神經網絡已經發育到了一定階段。
胎兒的智力與母體礦物質
寶寶在母親肚子里,腦細胞的發育需要各種營養素的供給。媽媽在懷孕時期的營養攝入不足會直接影響寶寶的體格生長發育,甚至還影響到腦細胞發育,智力的發育。
在腦細胞的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,會產生不良的后遺癥;而某些微量元素上腦細胞生長和大腦功能所必需的。
鋅
目前已經證實,孕婦體內鋅缺乏時,會增加畸胎發生率;此外,孕婦體內鋅的營養狀況亦與胎兒生長情況有關,會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生長、發育和成熟。
常食用白米飯、豆類和富含纖維的植物性食物,而少吃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者,較可能引起鋅缺乏。鋅含量較多的食物有:酵母、谷類、肝、葵籽。
鐵……>>孕期缺鐵性貧血應多吃什么食物?
鐵缺乏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缺乏癥,今年來研究發現,鐵缺乏和神經功能有關系,此研究主要是由于會引起失血的鉤蟲,使得學童行為表現異常,且注意力和敏捷性也受到影響。此外,鐵缺乏對行為的不良影響,可能因而歲還了行為的穩定性。事物中含鐵量較多的有:谷類、核果類、綠色蔬菜、肝。
銅
人類由于遺傳病造成體內銅代謝異常時,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。銅缺乏較不常發生在人類,但是曾經患過蛋白質—熱量營養不良的早產兒,則可能會有銅缺乏的危險,而損害腦細胞的成熟。
鉛汞
鉛和汞是兩種有毒的微量元素,對神經方面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。最出名的汞中毒事件是發生呢感在日本海邊村莊的Minamata疾病,孕婦食用遭貢污染的魚,造成新生兒腦性麻痹和小頭癥。女性若在懷孕前暴露在大量的鉛中,則懷孕期間鉛可通過胎盤而影響胎兒直到生產為止。根據最近醫學報告,孕婦血液鉛濃度則不可超過10微克/分升,否則可能會造成流產、死產、早產、胎兒子宮內生長障礙、先天性畸形、智力減低,及學習障礙等。
碘……>>孕婦缺碘嬰兒呆傻
懷孕早期,胎兒完全依賴母體提供甲狀腺素,如果孕婦缺乏碘正值胎兒腦細胞分裂發育期,會嚴重地阻礙胎兒腦細胞成熟,使得智力遲鈍或運動神經不協調,偶爾伴有識別功能的障礙等。嚴重缺乏時,就會造成癡呆癥。
|